穿红衣服的童鞋 发表于 2020-3-17 09:06:06

关于dele B2考试中图表描述题写作的建议

本帖最后由 穿红衣服的童鞋 于 2020-3-17 09:07 编辑

关于B2写作部分第二个tarea中的opción 1 写作的建议,属于个人总结,如有疑义欢迎指教。
另外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桑丘的口袋”
我会时不时更新西语资源或者是相关文章,内容不算出彩,但是我会一直努力!

目录
前言:不建议选择图表描述题的解释
正文
1.审题
1.1 题干
1.2 表格
   1.2.1 分类归纳
   1.2.2 比较极端数据
1.3 要求
2.建立文章结构
3.调取可用词汇
4.完篇
5.写在最后

在DELE B2考试当中,写作部分由两个tareas 组成,第一篇是需要你写一篇正式的信函,一般是对于某一个政策或者决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第一篇是统一的没得选,难度也不大,只要多注意审题,定位好信函内容,不要缺漏,表达要正式恰当(也就是不说人话),逻辑上没有太大的漏洞就可以了。当然未来我还是会写一篇关于正式信函写作的建议。今天主要谈谈tarea2

Tarea2 有两个选择,第一篇通常情况下是图表描述,第二篇通常情况下是活动描述,可能引用的媒介是海报,宣传册,传单,等等。但是这两篇大抵跳不出“整理与分析”这样的逻辑思路。

一般情况下,我推荐大家写第二篇,可能由于我是文科生不喜欢看数据吧,但是更重要的是:毕竟为了考试,“稳”才是唯一的要求,第一篇数据分析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数据背后反映的内容,虽然B2的写作要求并不高,能说清楚这些数据并且进行简单的分析就行了,但是难免在考场上由于脑袋一时空白徒增压力,所以第二篇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它实打实地不怎么需要动脑筋,再强调一下,个人看法。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笑),同时也是避免第二个选项完全看不懂无法审题的情况(偶尔),我们还是需要对tarea1进行一定的研究和练习的,往下给出我的建议和一些策略,先上一张脑图: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让我们用塞万提斯学院官网上的样卷做一个例子:

1.审题

1.1 题干
听力和写作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审题,尤其是对于题干的审题,根据我们样卷给出的题干:
Usted colabora con una revista universitaria y le han pedido que escriba un artículo
sobre las actividades culturales que realizan con más frecuencia los jóvenes universitarios. En el artículo debe incluir y analizar la información que aparece en el siguiente gráfico:
这张表格在描述的是 las actividades culturales que realizan con másfrecuencia los jóvenes universitarios,大学生最经常参与的文化活动。不管是听力(尤其是访谈或者对话)还是写作,我们都可以直接从题干提取出该篇的主要内容。这对于把握整体的中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简单说,就是不容易离题。比如这道题你要是直接看表格,分析一通,这些文化活动的好处坏处,该做哪个不该做哪个,那就麻烦了,在这个语境下,los universitario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语,脱离了主语去谈内容,离题也就离你不远了。

1.2表格
阅读表格绝对是这种题型最大的难点,不过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同学的“不自觉”,很多同学从零学起转眼学到B2,心里却还是一直把西语当做“语言”来学,殊不知自己应该转换思路,须要尝试把西语作为工具输出一些内容,所以首先你要避免“思维上的惰性”。思考才是这道题的主旨。
那要怎么分析,我给出两种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1.2.1 分类归纳
表格中针对于不同类别给出了数据,比如题干,针对是不同的文化活动:viajaral extranjero,visitar una exposición de arte, visitar un museo,quedarse en casa y ver tele o escuchar radio,etc,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对于这些文化活动进行分类,至于怎么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成“走出去”和“留下来”这样的类型,比如说出去旅游,去看展览就是典型的走出去,待在家里看电视就是“留下来”;或者我们可以分成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要花钱的活动和免费的活动……这样分类的好处是什么?结果很显而易见,为了更好地分析和得出结论。

1.2.2 极端数据的比较
还有一种方法我也建议大家使用,就是比较分析极端数据,所谓极端数据简单说就是表格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值,比如例题里的quedarse en casa就是最大数据,visitar un museo 就是最低值,可以在笼统描述参与的活动之后,把这两个拎出来比较。

以上是我最经常使用,也比较建议在这部分遭难的同学使用的两个方法,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方案,以你为准。

1.3 要求
审完表格了,我们接下来需要审要求,阅读要求的同时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好整体的框架:

Redacte un texto en el que deberá:
•comentar la importancia que tiene el ocio cultural para los jóvenes;
•comparar de forma general los porcentajes delas distintas actividades culturales;
•destacar los datos que considere más relevantes;
•expresar su opinión sobre la información recogida en el gráfico;
•elaborar una conclusión.

稍微给大家翻译一下:
1.阐释文娱生活对于年轻人的重要性
2.简单比较一下不同文化生活的数据
3.描述你认为最为突出的数据
4.提出你的观点
5.得出结论

首先,如果要求部分你看不懂,那可能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不够努力,还是题目看得不够仔细。
一般来说,文章必须涵盖要求里的所有内容,当然我们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性的总结,这些要求普遍意义上就是:

1.提出问题
2.说明数据
3.分析数据
4.提出观点
5.得出结论

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又要紧密围绕两个方面,一个是写这篇文章的你“被安排的角色“,你是在大学杂志社工作,另一个是这篇文章分析的主题是“大学生”,这也就是前面强调审好题干的目的。你不能提出类似“政府应该更多开放博物馆让市民去参观”这样的观点。

我知道看到这里大家都不耐烦了,着急看到类似模板的东西,都学到B2了,一定要多多动脑才行,不能只知其然。
不过下面我还是给出一些模板

2.建立文章结构

建立文章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模板了,在这里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整理得比较清楚的表格,

参考词汇:
Introducir 引入
Valorar 评价
Habalr de la mayoría 讨论最大值
Hablar del a menoría 讨论最小值
Concluir 得出结论

3.   调取可用词汇

完成了模板的安排,就需要相应的词汇。虽然图表描述仍然是偏向“正式”的书面表达, 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简单”的词汇,但是可以在句式上追求复杂,可以多使用从句,插入语,副动词以及一些固定搭配,来让文本更加丰富。也就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积累一些固定的短语搭配。

“丰富表达” 的途径有很多,甚至可以考虑单独出一期,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

(1)一意多词: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大家经常碰到不断重复使用一个词的情况,总是bueno bueno bueno, esta esta esta,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个同样的表达重复的次数若超过三次就会产生不适感,也会让人很集中去听你是否又出现了同样的表达。
所以我们需要尝试用不同的词汇或者表达,甚至是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样卷中的主题los jóvenes universitarios,除了这么表达还能怎么表达呢?还可以简单说成los estudiantes,los jóvones de unos veinte años, la gente mencionada……有很多种方式进行替换,这样可以让你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但是还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过于抽象、不符合文章内容、过分突兀很难理解的表达,应该在完篇之后多读几遍。

(2)插入语或者从句等修饰成分:los jóvenes prefieren quedarse en casa.这是一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但是如果说
Según el gráfico, la mayoría de los jóvenes de unos veinte años que tiene gran necesidad de una vida cultural más beneficiosa todavía prefieren quedarse en casa, una actividad más común aunque, según yo, no es una opción perfecta. 当然了这里只是单纯为了举个例子,有种为了填充而填充的感觉,只是建议大家平时多做这样的扩句练习。

4.完篇

最后完篇,这有什么好写的,不就写完了呗,还能有啥事呢?

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写完之后的一点时间,B2写作的时间是80分钟,根据我观察,两篇文章每篇完成时间把握在30分钟左右最佳,10分钟审题建立模板寻找词汇,20分钟完篇,还有十分钟要自己通读几遍,找出文章中的语法错误,尤其是性数不一致,动词变位错误这种“低级失误”,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出文章中逻辑不通的地方。我发现很多同学总是有这样的想法:从A到B,从B到C,我直接写从A到C也可以,我懂大家都能懂。举个例子:

A los universitarios les gusta ver tele más, por eso tenemos que organizar más acitividades.
可能你思考的逻辑是,大学生最喜欢看电视(但是一直看电视对健康不好)所以我们要多组织更多的活动。

是吧,是不是“大家肯定能懂”但是看起来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其实这里真正的重点是:对健康不利,可是被你忽略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察考官的阅读理解能力”偶尔我们会给某些事物冠以特殊的名词,或者选择用方言代替,比如我经常建议同学们在介绍文化相关的内容时,可以直接用拼音,但是不要叮咣把拼音就扔上去让考官自己去猜是啥东西,一定要解释解释才行呀!比如,我介绍一道菜:宫保鸡丁,开头来一句: me gusta mucho Gong Bao Ji Ding,没了,往下就开始写配料写作法,好吧,其实通读全文还是能知道啥个啥东西的,但是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给人留个悬念,稍微解释一下un plato picante hecho de pollo procedente de la provincia de Sichuan. 这样会让人舒服很多。

5.写在最后

应试教育做多了,一直停留在跟大家一起研究know-what,know-how 的阶段,也有很多同学跟我吐槽“应试” 其实对语言能力一点帮助都没有,学语法做练习只会让语言变成一种负担。对于这样的看法,我只赞成一部分,应试不是学习语言的全部,却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检验工具,而且dele还是兼顾听说读写更加全面的考试,我认为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极大。但是你要跟我说,考了试出国去我照样开不了口,除了要从你自己身上找理由以外(是不是太紧张,是不是平时单词没有好好记,是不是本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一开始开不了口,慢慢地你总能开口,平时学习越努力,你能自如开口的时间也就越早。

那我们know-why了吗?整理这一期攻略花了我很多时间,思考了很多。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其他人写的攻略,不是模板就是感悟,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我会这么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其实记几个模板,背几个单词真的很轻松,但是那样的话这样一道题目依然会像一座大山压在你心里让你产生畏惧,只有真正去了解去思考才能真正战胜它。不光是这么一道图表题,还有阅读,听力,口语,甚至是人生中的种种困难。


Maommmmm 发表于 2020-4-22 17:24:41

wow马一下之后再看

一块三毛五 发表于 2020-5-4 12:52:43

哇哦!感谢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dele B2考试中图表描述题写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