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语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情况
自设立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世界各国已有100余人获得此奖。
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所用的语言来说,获奖的英语作品最多,其次为法语,再次为德国,其后续五位依次为:西班牙语、瑞典语、意大利语、俄语和波兰语。
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国别来说,法国人最多,其次为德国人,再次为美国人,其后续五位依次为:英国、瑞典、西班牙、意大利和前苏联。
迄今为止,西语国家有11人获得此奖。
José Echegaray (1904)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1904年以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Jacinto Benavente (1922)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1922年以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Juan Ramón Jiménez (1956)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1956年以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Vicente Aleixandre Merlo (1977)
文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1977年以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Camilo José Cela (1989)
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2002),西班牙作家。1989年凭借小说《为亡灵弹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像力。”
Gabriela Mistral (1945)
加布里埃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1945年以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Pablo Neruda (1971)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971年以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Miguel Ángel Asturias (1967)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1967年以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82)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以作品《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Octavio Paz (1990)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墨西哥诗人。1990年以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Mario Vargas Llosa (2010)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 ),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2010年以《世界末日之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