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92|回复: 5

马德里地铁站名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0
号线

Santiago Bernabéu
全名:桑提亚哥伯纳乌Santiago Bernabéu de Yeste(1895年6月8日-1978年6月2日),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和教练。担任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主席长达35年直到去世,是皇马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主席。
其在位期间皇马获得了16次西甲冠军,6次国王杯冠军(这里的国王指的是阿方索十三世,该赛事即皇马前主席卡洛斯佩德罗为庆祝阿方索XIII登基而提议创办),6次欧洲杯冠军,为西班牙足球在欧洲的地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马德里堪称地标建筑的伯纳乌球场在其在职期间完成,并以其姓氏命名。


Gregorio Marañón
(终于翻译到这个人了,经常在那转10号线,居然是咱们康普校友啊!!赶紧浓墨重彩一番~)
Gregorio Marañón y Posadillo(1887年5月19日-1960年3月27日),马德里人,西班牙内分泌科专家,科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以及思想家。其科学以及史学巨作在国际有着杰出地位。1908年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获取医学硕士学位,(licenciado,不知道一个世纪前是怎么定义的,暂且翻译成硕士,不想陷入某求职节目门 = =~)。2年后获取博士学位,之后赴德国进行研究工作。一生于世界各地旅行实践,其间跨学科领域著作不断,并积极参加政治社会运动,曾于第一时间支持在西1931-1939年间发展起来的第二共和国,但其后揭露其软弱性。先后被选举为西班牙皇家医学院,自然科学院,语言学院,历史学院以及美术院的成员(总共就8个皇家学院,占了五个,牛人一只啊!!)。1960年病逝于马德里,享年72岁。马德里最大的医院以其名字命名。著作:《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分泌》 《西土之外的西班牙人》 《论自由主义及共产主义》等。



Alonso Martínez
全名:马努埃 阿方索 马丁内斯Manuel Alonso Martínez (1827年1月1日-1891年1月13日,西班牙法学家及政治家。先后获取了伊莎贝尔二世(1833年-1868年在位),阿方索十二世(1870-1885在位)以及玛利亚克里斯缇娜(阿方索十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在其子阿方索十三世年幼时摄政)的信任,担任了历届政府部长的职务。其政治立场虽然名义上属于自由派,实际上坚持维护旧制度以及等级权制社会,认为极端的自由主义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混乱。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克劳泽的神学概念。(克劳泽,1781-1832,德国哲学家,创立超泛神论的理论,弗里德里希谢林的学生。)

又指:巴洛克时期一位西班牙雕塑家
或:去世于1600年的一位西班牙军事家,南美洲开拓者。(de Rivera)
或:一位16世纪西班牙奥维多的主教。(de la Torre)
由于知名度实在比较低。。在此不做赘述。





6号线
Príncipe pío虔诚而神秘的王子
字面意思是“虔诚的王子”,这位王子到底是谁呢?争议很大,说法不一。维基百科上只有一份与其没有太大关系的英语小记。有人认为所指的是Juan Falco TRIVULZIO,一位由腓力三世时期的侯爵,但又有资料记载Falco本人实为一位意大利艺术家(求精通意语大神翻译相关资料)。个人认为比较可信的版本是弗朗西斯科 皮尤 德 萨博亚(Francisco Pío de Saboya y Moura)。Pio并非其教名,而是其冗长姓氏的一部分。其父为意大利贵族。1672年生于意大利,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西班牙度过。1720年继承父亲爵位,不幸的是3年后失足于一条水渠溺死。其地产便是今天马德里地铁principe pio所占的包括manzanares河一带的领域(因此我推测上文所指的水渠应该就是今天的manzanares)。1808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戈雅著名的画作《1808年5月3日》描述的便是以这片领土为背景西班牙人民誓死保卫国家悲壮的枪决场面,至今这片区域仍保留着一些被枪决者的坟冢等历史遗迹。
因此,言归正传,虔诚的王子其实或许只是一个姓Pio的公爵。个人认为如今普遍接受将Principe翻译成王子的说法并不恰切。

评分

参与人数 1学币 +10 收起 理由
sinyarm + 10 vale la pena leerlo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Méndez álvaro

原名:弗朗西斯科 门德斯 阿尔巴若(Francisco Méndez Álvaro ,1803 - 1883),西班牙政治家,医生以及作家。





Manuel Becerra

全名:马努诶 贝尔瑟拉Manuel Becerra Bermúdez (1820年10月20日-1896年11月19日),西班牙数学家和政治家(好奇怪的组合。。), 阿马蒂奥一世(1868年西班牙政变后立宪议会保留了君主立宪制,意大利国王阿马蒂奥被选中接手了分崩离析的西班牙社会。然而生性安逸没有野心的他面对这一局面,不到3年后就公然宣称西班牙无可治理,甩手回意大利了。。。。意大利使馆每天到12点就关门了,想去问个问题还推三阻四的,在此吐个嘈。。。!!),阿方索十三世以及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摄政时期的内阁部长, 同时也是共济会成员(关于共济会wiki上有详实的中文资料)。





Diego de león

全名:Diego de León y Navarrete (1807-1841),西班牙军事家。第一次卡洛斯战争中(1833-1840,西班牙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内战)作为自由派的支持者立下显赫战功。门迪格利亚战役中(Battle of Mendigorría)出色的表现为其赢得了贵族头衔。



Guzmán el bueno

原名:Alfonso Pérez de Guzmán(1256年1月24日-1309年9月19日),中世纪西班牙贵族,军事家,桑卢卡得巴拉梅达(Sanlúcar de Barrameda,西班牙加迪斯省城市)第一任领主,西顿麦地那之家的创始人(casa de Medina Sidonia,创始于卡斯蒂利亚王国,是一所西班牙贵族之家) 。





7号线:

Antonio Machado

安东尼奥·马查多, (1875年7月26日-1939年2月22日) 是西班牙诗人以及西班牙98一代后期杰出代表之一,起初期作品属于西语现代主义文学流派。(98一代:西班牙在1898年受美西战争影响下,社会矛盾尖锐的大环境中产生一系列生于1864-1876年的作家以及诗人的集合。)代表作:《孤独》 《卡斯蒂利亚的旷野》。其诗歌被誉为“卡斯蒂利亚之精魂”。

(wiki上有前辈翻译的比较全面的个人经历介绍)



Francos Rodriguez

胡赛 弗朗哥 容德里克斯(1862年4月5日-1931年7月13日),西班牙作家,记者,医生以及政治家。



Guzmán el bueno(详见六号线)



Alonso Cano

原名:Alonso Cano de Almansa,(1601年3月19日-1667年10月3日)格拉纳达人,西班牙画家,雕塑家以及建筑师。1614年在画师Francisco Pacheco门下学习,后者为委拉斯开兹的老师。Cano曾被指控谋杀妻子,后洗清了罪名。其画风受到意大利风格主义(又称体裁主义,16世纪出现在意大利,讲求作品风格奇巧,形式瑰琢)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同时,与委拉斯开兹一道,发展了暗色调主义画风(17世纪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强调明暗对比,作品基调低沉)。其油画作品《西班牙国王》现今陈列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Gregorio Marañón(详见10号线)





García Noblejas

木有查到这个人?的资料~= =



San Fernando

指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费尔南多三世(1217-1252),著名的智者国王阿方索十世(此人在做到后面的地铁线时候会有详实的介绍)的父亲。在位期间重视文教,大力发展萨拉曼卡大学(史建于1218年,系西班牙第一所大学)。1231年,费尔南多三世将莱昂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为卡斯蒂利亚和莱昂王国,通常简称卡斯蒂利亚王国。1671年,费尔南多三世被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世封为圣徒, 称作“圣费尔南多”。



(又指:隶属于西班牙加迪斯省的城市。相同的命名在阿根廷,智利,美国等西语使用率高的地方亦有迹可寻。)



参考:

维基百科,雅虎,一些西语论坛(原谅我记不得什么名字了。。 = =)

西语王

历史老师,中世纪文学老头,哲学小飘哥上课的笔记

发表于 2012-11-29 15: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Príncipe pío好像是个很大的换乘线,感谢楼主分享!

最爱的肯定是Santiago Bernabéu
发表于 2013-1-29 1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Francos Rodriguez!原来就住在这站附近~~~~~~~~~~~好多回忆啊~~~~
发表于 2013-11-12 16: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go de león高档政府办公区啊
发表于 2014-1-5 1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lumyinyin 发表于 2012-11-1 11:53
Méndez álvaro

原名:弗朗西斯科 门德斯 阿尔巴若(Francisco Méndez Álvaro ,1803 - 1883),西班牙 ...

La calle recibe el nombre de la familia García-Noblejas. El padre, Salvador García Noblejas y Quesada, fue asesinado en la matanza de Paracuellos del Jarama el 4 de diciembre de 1936, junto con su hijo menor. Otros tres hijos murieron también en la guerra entre 1936 y 1937. Otro murió combatiendo en la División Azul durante la Segunda Guerra Mundial y otro en accidente de automóvil habiendo regresado de luchar en la División Azul.1
La calle formaba parte del proyecto de ciudad lineal2 del ingeniero Arturo Soria, que proyectaba la idea de "Ciudad Jardín". Pretendía traer el campo a la ciudad. Esta calle se proyectó como eje principal de un modelo de ensanche ortogonal, en un principio, se pretendía que la calle conectara con la sierra madrileña en una vía de 50 km de largo y 50 m de ancho. Sin embargo, tan solo se pudieron construir 10 km, 5 de ellos con la denominación de calle de los Hermanos García Noblejas y, otros 5 km, con la denominación de calle Arturo Soria, unidas ambas en plaza de "La Cruz de los Caído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