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twinkle 于 2014-4-30 23:21 编辑
西班牙语外派工作经验谈 作者: 陈佳 最近看了很多分析西语外派工作的帖子,有人分析的头头是道,有人满腹委屈,也有人颇为自豪。一时间感概良多。从2010年2月外派到赤道几内亚,去掉休假的时间,自己也算在这个非洲小国呆了快3年的人了。之前写的日志多半是些自己的感触,从来也没有分析过外派这件事。昨天刚刚看到一个外派才1年就回国的小孩子语无伦次的对比各个外派地点,外派公司、行业、工资……忽然间我也有了底气,自己的经验,加上这么多的同学朋友,来分析一下“外派”这件事。也算是一种分享吧,见仁见智,不喜欢的可以不要看。 首先,我们来说说外派的工资。好多人喜欢把“工资”放在文章的最后来介绍,这属于把高潮留到最后吧。那我就来个倒叙(虽然我的作文水平很烂)。
根据讲西语的国家地理位置,学西语的同学们喜欢把外派地点分为派往非洲和派往南美(也包括中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派非洲其实就是派往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当然派去安哥拉的大部分还要经过葡语培训。工资范围在8K到1W5;派往南美洲的工资略低2K,也就是6K到1W3。我在这里所说的工资是第一年外派合同上写的工资,不包括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工作表现再涨的,或者跳槽的部分。
可能很多人问,为什么我写的工资幅度那么大。因为①公司的性质不同;②公司业务不同;③个人学历不同;④工作岗位不同;⑤工作地点不同,等等。
在分析上述决定工资的因素之前,先来说说为什么去非洲会比去南美的工资高那么一点点。
众所周知,非洲是比较落后的,以赤几为例,连个商场都没有,最大的超市跟我家小区里的华润24小时便利店差不多,略大一点点。很多基础设施还是这两年刚刚建起来的。还有很多人住在不通水电的棚屋一样的房子里。再有,就是疟疾、伤寒,甚至艾滋病,大概很多想过来赤几的人都是被这些病吓回去的。(在这里辟谣一下,有不负责的人说得过疟疾的女生3年不能要小孩,这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要是那样的话,非洲人是不是都不用生小孩了?现在治疗疟疾用的是青蒿琥酯,主要成分为植物提取物,比以前用的奎宁的副作用小很多。也不排除有人危险耸听,以减少竞争压力,现在西语就业压力也挺大的。)继续说正题,南美的发展相对要好很多,虽然不能跟北上广相提并论,但如果外派的工作地点在城市里,加上语言的有势,就很好习惯。有此对比,外派赤几高出的那一点工资,也就很正常了吧。
不过大家也不要只看这几句话就打定主意外派也不去赤几。听我下面慢慢分析,因为外派的地点肯定是需要我们所在的公司去“建设”的,去哪里都别指望享福。
下面我们来逐条分析这些决定工资的因素,也是我最希望给大家分享的信息,希望对大家以后选择外派的公司有帮助。
①公司的性质不同:外企、国企、私企之间待遇上的差异大家其实都有些了解。因为我们的母语并不是西语,所以作为翻译被外企外派到西语国家的几率很小,他们会直接在当地找会讲英语的,我在赤几见过几个美资石油企业外派来的中国人,都不是翻译这个岗位的,他们的待遇确实让人刮目相看,3个月回国一次,3餐都是自助餐,还配甜点、水果,住单间,基地里有健身房,还经常组织各种PARTY,周末活动什么的。有水平的可以出国后尝试跳槽;
国企是西语应届毕业生都会想去的,比去外企实际得多,但也不要盲目,不是国企就是好单位待遇好的。以办公地点设在北京的国企为例,分为驻京企业和进京企业。驻京企业相对好一些,比如路桥、中建、中铁、中机,福利和待遇比平均水平要高,也可以解决北京市户口,但要进去就要么有关系,要么水平真的高,专八加西班牙留学经验……而进京企业本身就是外来的,门槛相对低一点,比如葛洲坝,每年的户口是有名额限制的,就产生了所谓10年“户口”合同,而且薪水的起点很低,比私企还低,不过年底有绩效奖金,也平衡了。如果能吃苦,干上5、6年,回国留在单位里,那也是铁饭碗了,挺多人羡慕的。也有例外,比如中水,派到那里都7000一个月,确实坑爹,看到多帖子里面都有人提到,不多评论。这些大国企在很多地方上都设有XX局,下设的这些单位自然不能解决北京户口,某种意义上也属于自负盈亏,翻译大多是外聘的,也就是合同制,拿合同上规定的死工资,跟他们自己的国企员工待遇不同。普通的二本西语毕业也能去,甚至专科都有可能去,起薪工资也不低,不过据个人了解,涨幅不大。
私企应该是招聘岗位最多也最不好总结的。优点在于门槛低,发展空间大,对个人的制约小,很锻炼能力,可以快速成长。缺点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一人说了算,用人为亲,拉帮结派(国外尤甚),工资的起点低……优缺点都很明显就看你怎么选。个人的建议是,要看这个单位在国外做“总包”还是“分包”。我所在的单位是做“总包”的,所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里的政府高官,跟着老板谈生意,需要经常与客户联系业务事宜,接触到的材料也是一手的,比较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吃住等条件也比较好,至少也要让来谈业务的客户看到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吧。公司业务发展的好,涨工资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如果是“分包”,接触的主要是工地上的事情,监理、政府公务员,当地工人等等,要么就跟采购出去买菜去。吃住也在工地上,或者工地周边,条件会差一些。而且眼前工程干完还没找到下一个就要自谋出路,相对比较节衣缩食。往好的方面看就是分包的翻译普遍工作比较清闲。再有就是要看你在这个单位的翻译中的学历水平。学历水平高的自然就分配到重要一些的工作,比如跟着老板谈业务。水平低一些的就会分配去处理简单或者重复的工作,比如机场接送人、买机票、办理车辆手续等等。如果你是某单位招聘的唯一翻译,那要恭喜你了。好处是,单位很多事情都要依赖你提供语言支持,时间长了,你也算是元老,升职加薪自然有你一份。坏处是,真的忙到早5晚9可能都还不够,直到有另外一个翻译来分担你的工作。我在私企工作,不到3年已经升职,薪水比刚来的时候翻了一翻,所以我觉得只要选对了,不用去羡慕别人进国企。
②公司业务不同:工程建筑、矿产开采、贸易进出口各有千秋。干土建工程的难免要下工地,我虽然是跟着老板跑的,但也曾经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呆在山上,不吃不喝,组织工人接高压水管。目前建筑行业招聘西语翻译的岗位很多,相对这个行业的工资也最为普通。开采石油的大多数情况是中字头企业,想进去,参考上一条的内容。福利待遇不错,我们这里的中*油,厨师都不带,找这边的几家中资企业轮流采购3餐,以保证菜品和口味的多样性,要么就去外面下馆子,晚上陪着领导去赌场或者酒吧潇洒,上午没什么事情就睡个懒觉。这个可能是个别时期的个别案例,不过在城市里的办事处工作的都还算不错,如果去开采石油的区块现场工作,是挺辛苦的事情,要进趟城还得看安排,而且开采石油的大多在南美那几个众所周知治安不太好的国家。用汉江油田派驻哥伦比亚某区块的领导的话来说,“其实我们也不是经常被抢劫,我们一个月组织员工去城市里面采购一次”。听完我就有个疑问,一个月才出去一次,那不是经常被抢的频率是多少?抢一次还不够么。开采金属矿产的也类似,不过也有私企在做,听学长说现场条件很差。其他情况我也不了解了。现在在南美做进出口贸易的也越来越多了,一般也都跟石油配件有关,我应聘过2家,最后都没有去,工资分为3部分,国内工资+出国补助+业绩提成,国内工资就是底薪,大家去看看国内普通西语业务员底薪多少就知道了,出国补助一天40-50美金,业绩就看团队领导的把握,产品市场份额……了,做成了单子也是按照岗位分工来划分的,提成当然是团队leader拿大头,配合的其他人再分。我自问不是那块料,觉得国内工资加补助挺低的,也就1万出头,怕自己搞不好业务,没什么提成拿,所以没去。相信有这方面的人才可以发挥长处,在国外开展业务。做的好的平均月工资2万-3万,也很让人羡慕,而且职业规划会比较清晰,对以后的事业发展有利。
③学历不同:学西语的人形形色色,我见过连重音都不会读的人,自称哈瓦那大学研究生毕业,一样外派到赤几工作,但没几天就露馅了,在此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假造什么留学经历,时间和实践会检验一切。学历这块儿很简单易懂,学历高自然相对工资高,学历低就工资低些。我也见过自己是半路出家,都不是西语系毕业还非嫌西语本科生比自己工资高的,这个我也做评论,没准人家有特殊的情况。
④工作岗位不同:以我工作的公司为例,有的西语翻译只能去机场接人,买机票,有的配合后勤去市场采购。打电话跟他讲西语是听不懂的,一定要面对面,比划加手写加查字典才可以。有的翻译要陪领导见总统,见各个部长,甚至独自代表公司出席一些场合。工资的差异可想而知。能当领导的都不是傻子。
⑤工作地点不同:这里说的不是非洲/南美这样的大环境的不同,而是到了一个国家之后的区别。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坐办公室和下工地的区别。下工地确实很辛苦,尤其西语外派的国家要么赤道附近,要么高海拔地区,经常听人感叹,晒的都没人样了。所以人家那么辛苦,学历差不多的情况下,工资高点也是应该的。在同职位、同学历、同工作内容的横向比较情况下,如果公司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工资可能会比那些条件不好的公司差1000来块的。我说的是“可能”,在我刚出国的时候,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现在这个差异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因为如果一个单位提供的后勤条件好,工资与其他单位的比也不差,那就具备了很大的有势,谁不选住的吃的舒服,还能呆在空调房里的呢?
说了这么多,好累啊,头一次写这么长的日志。欢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也希望对一些准备选择外派工作的朋友有帮助。最后,我想说,外派是条艰苦的路,无论去哪里,在哪个行业,都必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一个人离开熟悉的环境之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酝酿出的化学反应是我们在国内再怎么思前想后也无法猜测到的。而且,国内的人,你的那些朋友,脱离了共同的生活际遇,他们很难再理解你心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多事情,要学会一个人承受。希望大家都内心足够强大,走好这条外表光鲜,实则充满荆棘的外派道路。
最后,分享一些我看到的关于外派的链接,大家也可以看看获取更多的经验:
发了这篇日志之后好多人加我好友,日志也被阅读、转载了很多次。那么我也会继续写的,计划下一篇日志写写真实的赤几外派生活~其实非洲没那么恐怖。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对这里的不了解。
在②公司业务不同这一条里面我忘了写通讯行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兴”和“华为”,这两家企业的背景我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他们的招聘信息在各自企业的“人才招聘”当中就有,也有投递简历的邮箱。薪水是超出我前面所述的月薪范围的,相比起来华为比中兴工资高。不过对于人才要求的门槛也高一些。两家公司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我同学以前在华为工作,外派到阿根廷,经常看她人人状态都是前一天半夜才回到驻地,第二天还有一堆的事情。所以还是我前面说的,工资和工作量基本是成正比的,老板都不是傻子。华为前阵子给外派非洲的翻译开的工资是3万,中兴是2万(哦对了,他们都不叫翻译,应该叫业务经理)。工作除了上述工作量和压力比较大之外,也都有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
|